新華網 | 趙璞錚:AI與教育的融合是學而思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2024-09-14
隨著新學年的到來,廣大學子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開始。在科技迅猛發(fā)展和時代不斷變遷的時代背景下,教育資源也在不斷革新和豐富,為學生們帶來了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作為教育行業(yè)的重要參與者,學而思一直致力于將先進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教育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近日,學而思學習機負責人趙璞錚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深入分享了學而思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以及如何通過這種融合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
以下為采訪文字實錄:
新華網:據您觀察,近些年我們的教育理念和學習資源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趙璞錚: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和科技的發(fā)展,孩子們的學習資源、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都在發(fā)生顯著的變化。
首先,從學習內容本身來看,教育目標轉向更加注重文化素養(yǎng)、情境化應用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意味著孩子們需要接觸和理解更多元化的知識,包括文化、歷史、科學實踐等方面,而不僅僅是傳統的學科知識。
其次,學習形態(tài)的變化也非常顯著。過去,學習主要依賴線下課堂教學;后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在線直播課程成為可能;現在,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互動課程和學習機成為新的學習形式。這些變化使得學習更加便捷、高效,同時也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最后,科技的發(fā)展對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產生了深遠影響。高頻互動、AI問答等新型學習方式,使得孩子們能夠更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與知識內容進行深度互動。這種變化不僅提高了學習效果,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因此,教育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培養(yǎng)目標和方法,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挑戰(zhàn)。在培養(yǎng)孩子目標上,之前的提法叫做“受益一生的能力”,現在我們提倡“面向未來能力”。
新華網:作為資深教育行業(yè)從業(yè)者,您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學業(yè)上分別面臨哪些主要挑戰(zhàn)?針對不同年齡段,家長和學校通常會對孩子提出哪些具體的學習要求?這些要求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養(yǎng)成?
趙璞錚:在啟蒙階段(3-8歲),好奇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家長需要積極回應孩子的問題,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此時,家長應避免過度施壓,以免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進入小學后半段(四五六年級),學科難度提升,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基礎知識的掌握。通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計算、語文閱讀等扎實的基本功,孩子可以更好地應對后續(xù)的學習挑戰(zhàn)。
到了初中階段,知識體系的建立變得尤為重要。孩子需要逐漸從具體的知識點中抽象出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在高中階段,孩子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家長和老師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志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清醒的期待和要求,避免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同時,需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新華網:在您看來,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對孩子們的學習有何積極影響?
趙璞錚:提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通過提問,孩子們不僅能夠獲得知識,更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支持下,通過互動式的問答系統,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僅能提升孩子們的學習體驗,還能在問答中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
除了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手段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漸深化,其中,智能批改功能正是重要突破。
過去,智能批改功能主要局限于客觀題,在多模態(tài)識別等技術助力下,智能批改已經能夠覆蓋到填空題、解答題等更主觀的題目類型,連線題、圖形作答題、圖表問題等多種題型,以及中英文作文,提高了批改的效率和準確性。
在這個過程中,智能批改功能能夠收集并分析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及時給予孩子反饋,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力,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家長可以通過智能批改系統,實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并給予針對性的學習建議,為孩子提供精準的舉一反三的練習。
總體而言,現代科技手段主要圍繞著提升學習體驗和效率這兩個核心目標。通過改善學習體驗,孩子們能更專注于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提高學習效率,孩子們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習體驗,實現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huán)。
新華網:作為教育行業(yè)的重要參與者,好未來在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有哪些具體規(guī)劃?好未來打算從哪些維度入手,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
趙璞錚:非常榮幸好未來能夠成為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智慧教育專項的一員,并作為教育大模型的首批國家認證獲得者,我們深知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上,好未來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和多維度入手的策略。
首要任務是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我們堅信,這是當前最重要的方向和切入點。九章大模型作為智能學習系統的核心,正在批改、自動解題、自動講題等領域不斷學習和進化。其中,精準識別和多模態(tài)識別技術是關鍵,自動解題和講題是我們正在努力攻克的高級功能。
以學而思學練機的開發(fā)為例,我們始終關注孩子的興趣、家長的需求以及科技的應用。我們致力于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家長在省心中支持,科技在驅動中進步。同時,我們也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要求,注重題目的實用性和情境化,讓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并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在學練板塊下,我們精心設計了同步練和分級練功能。同步練緊密跟隨課內教材,分級練是對同步練的優(yōu)化和提升。針對口算、背誦等高頻場景,通過開發(fā)專門的工具,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并與孩子進行互動,針對不熟悉的部分進行針對性練習。
此外,我們特別關注家長的需求和反饋。通過家長端,家長可以實時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從而做出更合適的指導和調整。同時,我們還上線了“學習計劃”功能,方便家長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學習安排。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學習機和學練機的使用,我們觀察到個性化學習計劃的占比越來越多,孩子自發(fā)跟隨的計劃也越來越多。這表明孩子開始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家長也逐漸從主導者轉變?yōu)檩o助者。這一轉變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感。
最后,我們還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練機通過AI對話情緒識別技術,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關懷和支持。我們相信,這將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發(fā)展趨勢。
本文轉載自 新華網:http://www.news.cn/tech/20240914/fab7a29ac0614363af97f08988951d2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