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新科教新起點 好未來TI教育智能大會展現教育未來
2019-08-02
孩子們坐在一個由大數據組合而成的利用AI智能技術進行學習的智慧教室里,黑板變成了一個由AI技術和大數據為支撐的大屏幕,屏幕中一個由AI技術合成的外教老師正在給他們上英語課,孩子們正在踴躍地舉手準備回答問題,老師通過系統(tǒng)抽取了一個孩子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當這個孩子的答案是正確的,老師就會給他表揚,并且把他的頭像放在屏幕里面,最后給他加上相應的積分。課下,AI技術通過孩子的學習數據為他定制專屬于他的學習計劃,老師通過教研云系統(tǒng)為下一節(jié)課進行著備課準備……這樣的場景很有可能出現在未來的AI教育時代,今天帶領大家一起看看AI時代下未來教育的樣子。
新科教新趨勢 人工智能深刻影響教育
不久前,好未來教育集團主辦的2019好未來TI教育智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指出,科技進步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與教育相關的場景結合,將應用到個性化教育、自動評分、語音識別評測等場景中。學生獲得量身定制的學習支持,形成面向未來的“自適應”教育。
AI將帶來什么樣的未來教育?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云峰表示,好未來始終堅守兩個教育理念:第一,堅持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第二,立德樹人,“為孩子提供更適合的教育”。技術的進步,是解決教育普惠更好的方式。好未來希望運用(教+育)×AI,通過提高效率、改善體驗,實現教育的“公平”與“質量”。教育能夠讓孩子們擁有正直、善良、誠信的品格,擁有認知和探索世界的指南針,具備獨立的思考精神、獲得幸福的能力。
新科教新未來 科技力量回歸教育本質
當談到科技教育,我們在談些什么?科技力量如何回歸教育本質?好未來CTO兼開放平臺事業(yè)部總裁黃琰分享了對于“科教”的再思考。他認為,如今的科教其實更多指的是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教育,科技教育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內容+教育,這個階段把教學、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解構出來,開始出現了分工。第二個階段是互聯網+教育,利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了教育資源稀缺的地理局限性。第三個階段是AI+教育,不斷接近教育的更核心區(qū)域,了解學生才能教好學生,實現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的因材施教。好未來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課堂為主陣地。
未來的教育究竟會是什么樣?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十小學校長周彩紅表示,通過和好未來的合作,她真實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四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課堂的變化,通過WISROOM英語課程、雙師課堂,還有智慧課堂等三個模式,讓我們學校的課堂變得有營養(yǎng)、有味道,在課堂上,孩子表現得特別踴躍,說明他們感覺到課堂的味道和營養(yǎng)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帶給我們教師的變化,通過這些AI技術的引進,減少了教師機械性、重復性的工作,真正達到了減負。科學的統(tǒng)測數據和反饋都能夠讓教師們真正解放出來、釋放出能量賦予到教育當中,讓教師的效率提升、讓教師更加有溫度。
再說說學生的變化,學生通過這樣的智慧課堂,學習更加有效率了,而且學生感覺學習更個性化了。在這樣的課堂當中,我們的孩子都有不同層次的發(fā)展。
最后就是學校的變化,作為區(qū)域一所優(yōu)質品牌學校,我們肩負的是更大的、高質量的發(fā)展責任,我們學校除了自身的發(fā)展之外,我們還以和好未來合作的經驗,帶動一些薄弱學校的發(fā)展,希望把我們的科教實踐經驗帶給更多的孩子。
整體來說我們的課堂在變,帶動了我們教師在變,教師帶動學生在變,這三樣都在變,我們的學校也就變了。
新科教新成果 更新產品描繪教育未來
好未來集中展示了WISROOM2.0、教研云、T-Box等教育科技最新研發(fā)成果,并正式發(fā)布AI開放平臺,宣布將自身更新技術積累開放給全行業(yè),共同探索教育未來。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科技重點賦能的主陣地。去年,好未來自主研發(fā)的WISROOM智能教室驚艷亮相。經過一年的實踐和打磨,好未來正式發(fā)布了WISROOM2.0版本并且明確了AI課的定義,即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化數據反饋,調整授課內容,進而成為適應每個學生的課程。因此真正的AI課也是數據智能課。通過WISROOM,每個傳統(tǒng)教室都可變成能上AI課的智能教室。
WISROOM是怎樣做到因材施教的呢?這里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學生在WISROOM里面,兩節(jié)課都沒有參與互動了,并且我們看到了他的答題數據,做題的時長比其他孩子平均要長,正確率比別的孩子要低,WISROOM會怎么做呢?這個時候WISROOM大腦會對系統(tǒng)發(fā)出兩個指令,第一個指令是在接下來的課程里面提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AI算法可以保證這個學生會答對,然后請他回答這個問題,答對之后給予表揚,幫他找回信心。同時,WISROOM將他的學習數據、聽課數據給到現場的助教老師,讓助教老師給孩子個性化關注,發(fā)現導致學習狀態(tài)不佳的原因。從信心和關心兩方面給予孩子更多關注。
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把一個傳統(tǒng)教室升級成了一個智能教室,智能教室通過數據更懂孩子,為我們大規(guī)模因材施教提供了基礎。
為了讓WISROOM持續(xù)進化,更好貼近教學實際,好未來還推出了“AI天使計劃”和“AI新課計劃”。校長和教師可以通過“AI天使計劃”率先體驗WISROOM的系統(tǒng)和課程,讓WISROOM可以借助教師們的意見“進化迭代”。未來一年,“AI新課計劃”會把WISROOM的系統(tǒng)和課程內容制作工具開放給行業(yè)。
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課離不開優(yōu)質教研內容的輔助。好未來正式發(fā)布教研云系統(tǒng)。教研云匯聚好未來16年教學教研核心資源。
通過將好未來的教材和出版的圖書進行數字化,教師們可以將里面的片段和題目下載到講義和課件上。教研云具備完全數字化、可視化、互動化三大特征,教師在“搜索框”中輸入課程名稱,即可選擇不同的媒介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點,省去教師收集、積累資源的時間,也讓課堂更生動,讓學生更愛學習。
好未來還發(fā)布了教育行業(yè)首款專為智能教學打造的AI終端——T-Box?!癟”有兩層涵義:代表著Teaching,這是一個為教學而生的“大腦”;也代表著Thinking,它擁有強大的思考能力,而不僅僅只是機械式的傳播知識。安裝T-Box后,教室就相當于擁有了AI課程、雙師課和教研云,同時獲取了好未來更優(yōu)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而且,T-Box擁有16T的AI運算能力,能夠支持同時800人動作識別,或同時200人的表情與專注度的識別。為了讓剛剛提到的AI能力和教學產品能夠快速穩(wěn)定運行。
對于一個傳統(tǒng)教室,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教培機構,只要安裝了T-Box,就擁有智能教室所擁有的一切。以前要實現這么多的AI能力,我們可能需要幾百名AI科學家和對應的產品研發(fā)團隊,需要經過幾年時間的研發(fā)投入;當這些能力應用到具體教學場景,適配不同學生需求的時候,可能還需要再花幾年時間做算法優(yōu)化和數據積累;到了最后能夠把AI落地到線下課程的時候,還需要一個硬件團隊來解決從設計到供應鏈,再到交付運維這一系列問題。而如此巨大投入對于絕大部分學校來說是沒有必要的,他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運用這些AI能力產生價值,并提升教學效果。
新科教新共享 開放平臺攜手行業(yè)發(fā)展
2018年,好未來宣布實行開放平臺戰(zhàn)略,實現與行業(yè)共贏。截至2018年末,好未來共服務了全國234個城市及地區(qū)、1107家教育機構,超過2萬線下學員、提供超過1000萬小時線上課程。只開放課程還不夠,好未來正式發(fā)布AI開放平臺,將技術向全行業(yè)分享。所有開放的AI能力均在好未來體系內生長優(yōu)化,獲得驗證。比如,在好未來線下雙師課堂中,利用語音和文本理解技術,批改學生的口述練習題,使人效提升20%以上,累計為教師節(jié)省時間超過5萬小時;在直播課上,語音互動技術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等環(huán)節(jié)得到廣泛使用,口語測評累積使用3億次以上,在暑假上課高峰期,日均會有超過200萬次的調用;好未來集團的AI互動課堂產品,已經覆蓋了129個城市6萬名學生。
多方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啟動了好未來AI開放生態(tài),攜手推動教育行業(yè)良性發(fā)展。
在AI時代,跨界融合、共創(chuàng)共享的行業(yè)趨勢將會重構教育生態(tài),引發(fā)教育資源供給側的根本性改變,為高質量普惠教育創(chuàng)造可能。好未來將持續(xù)面向行業(yè)開放前沿智能科技融合實際教學場景的更佳實踐成果,促進形成共創(chuàng)共享的教育新生態(tài)。